公眾號二維碼
13919884896
XINKAISHENG BUILDING MATERIALS
柔性引才助蘭州科技創新
蘭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檸告訴記者,近年來蘭州市堅持以科技項目開發帶動人才引進培育,**激勵措施,創新工作機製,加強服務管理,優化發展環境,努力為人才創新創業搭建平台,有力地推進了全市創新發展。尤其是針對性地提出了探索柔性引才機製。與傳統的科技計劃項目不同,人才創新創業項目采用“人才+項目”的組織模式,既注重項目的科技創新屬性,又考量人才的**性,在項目組織過程中,引入項目領銜人這一概念,支持、鼓勵項目承擔單位采取聘用製、雇員製、合作製等“柔性引進”的方式,引進省內外相關技術領域....、人才團隊作為項目領銜人,聯合組建團隊,科研攻關與技術合作,實現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目標。尤其是連續6年設立“蘭州市人才創新創業專項”,累計投入項目資金2.307億元,支持了700多個人才(團隊)開展各類科技研發。
王檸說,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市科技局牢固樹立“全域人才觀”。堅持“大蘭州、大科技、大創新”工作理念,注重項目創新性和人才團隊的組建、創新人才的引進,不分隸屬關係和所有製屬性,對蘭州地區內的所有科技型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一視同仁、積極支持。承擔人才項目的企業累計達420家、科研機構94家、高等院校17所。
引進的人才堅持麵向“重大需求”,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難點熱點,重點支持製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和支撐**發展的創新性技術開發。累計支持生物醫藥開發項目192項、新材料開發項目141項、新能源開發項目83項、電子信息開發項目106項、節能環保開發項目82項、農業農村開發項目75項。
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市科技局主動創新項目組織形式。
王檸告訴記者,為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熱情,市科技局在傳統方式組織項目的基礎上,改革了人才項目評選模式,構建了人才挖掘選拔、宣傳展示、培養提升、交流推介“四位一體”的人才引進機製、平台。
此外,市科技局優化來蘭外國..服務舉措,加大引進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力度,為外國人才在專項設立、項目審批、經費資助、信息資源、參加政府獎勵等方麵提供幫助和指導。大力推進引進國外智力平台建設,全市已建成市級以上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範推廣基地(示範單位)18個。
通過以上的各種措施,我市近年來引進了一批高層次人才。通過項目組織實施柔性引進了包括享受**特殊津貼..等在內的一大批高端人才來我市創新創業。近4年,共吸引博士後20人,博士518人,碩士1160人,享受**特殊津貼..23人,特聘..4人,引進外來人才147名,其中外省籍101名,外國籍16人。
引才帶來顯著效益
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我市也培育了一批本土人才。王檸告訴記者,結合項目實施,2016年至2019年我市共組建了640多個創新人才團隊,參與項目實施的人數超過4300人。通過項目帶動,為本土企業和高校院所培養博士生43人,碩士生108人,晉升正**職稱人數達到46人,副**職稱人數達到82人,其中服務於企業創新的人員達到400餘人。
有了引進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共同努力,我市近年來取得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在已組織的人才創新創業項目中,原始創新145項,技術升級152項,重大改進113項,應用集成148項。遴選支持的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團隊——“基於濕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榮獲2018年**技術發明二等獎;蘭州蘭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團隊——年產10000隻雙葉型人工心髒瓣膜工藝技術創新”榮獲2018年**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些人才和項目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從項目的預期經濟效益分析,預計可帶動研發投入30億元,開發新產品、新技術313項,實現銷售收入53.78億元、利稅7.47億元,帶動社會就業2萬人。同時,在人口健康、生態環保、扶貧開發等領域推廣應用的**適用技術184項,為全市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此外,近年來我市還引進了一批國外**人才和技術。2014年以來,已組織實施**省市引進外國人才項目87個,其中國列項目19個、省列項目22個,引進裝備製造、新型材料、醫藥衛生、生物化工、現代農業、新能源等領域..國外高層次..217人次,為填補我市相關行業技術空白、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培養研發等技術人才方麵起到了積極作用。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