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二維碼
13919884896
XINKAISHENG BUILDING MATERIALS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2020年12月舉行的**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誌打一場種業翻身仗。那麽,目前蘭州種業市場的現狀如何?是否擁有事關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種質資源和“芯片”?近日記者就此走訪我市種業市場時發現,蘭州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良種對全市農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達45%。同時,一家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種子企業已然起步,正穩步行進在打造民族種業“蘭州芯片”的征程上。
1
市場是產品質量的“試金石”
1月3日,記者慕名走進位於西固區福利東路的甘肅和恒農業技術有限公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藍天白雲下茁壯的玉米禾苗與和恒種子、和恒技術的巨幅掛圖。20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區裏,擺滿了各種成品玉米和種子。身著工作服的公司董事長王生強說:“公司自成立以來,就秉持自主育種、自主開發的理念,雖說道路比較艱辛,但91视频网站入口始終堅信隻有靠原創的東西,才可有效保障產品質量,才有可能立足市場。因為市場是產品質量的‘試金石’”。
“2020年,公司3個品種轉化了260萬元的科研經費,目前來說,科研成果完全能夠支撐公司的科研育種係統。”王生強坦言。原來,早在2003年,王生強便成立了甘肅和恒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由此拉開其自主育種、開發的曆程。
萬事開頭難。為了做自主的民族產業,在公司起步階段,王生強曾負債育種,但他依然癡心不改,潛心於種質資源的研發,培育**玉米種子。在此期間,王生強始終堅持自主開發的理念,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品種研發,積累了一批玉米種質資源及數十份有市場推廣前景的雜交組合品種。目前,該公司擁有健全的育種試驗係統和產品開發係統,在甘肅臨洮(350畝)、涇川(80畝)和海南三亞(30畝)建立了三個玉米育種基地,基礎試驗站(點)9個。其中,西北5個、西南1個、東華北2個、黃淮海1個。**試驗點(或定位試驗)124個,基本涵蓋了中國西北、東北、華北、西南等主要玉米種植區域。
對於公司目前的運營情況,王生強說:“總體來說,目前公司發展態勢良好。因為做基礎研究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91视频网站入口始終秉持科研..的理念,注重基礎研究和自主原創,科研就像足球場上的後場,產品開發是中場,品種科技成果轉化與種子營銷是前場。”截至2019年,利用該公司資源審定的玉米品種有13個。
2
建立蘭州農作物育種試驗示範基地
在全社會高度關注糧食安全,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的**,對於王生強和他的公司來說,無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對此,王生強坦言,在18億畝耕地中,玉米約占了6億畝,隻要潛心育種,就不愁種質資源和高產豐產的**種子。應該說發展前景廣闊,但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91视频网站入口團隊現在的目標就是靜下心來認真育種,掌握**種質資源,並通過自主創新繁殖推廣,打造集育、繁、推於一體的大型種子企業,讓****的玉米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據了解,該公司已牽頭成立了“西北玉米育種技術協作聯合體” 和“蘭州和恒玉米研究所”,就玉米種質資源創新進行合作及技術攻關,選育優良的玉米及其他作物品種,並通過學科交叉融合、隊伍整合、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形成種質資源鑒評與利用、基因挖掘、種質創新、現代育種技術、新品種選育一體化的研究格局。
同時,在西固區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站的支持下,正在積極籌建占地2000畝的“蘭州農作物育種及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園區)”。該項目將以農作物育種為核心,以新品種試驗示範開發、“良種良法”配套為主線、高產**栽培技術服務為重點,服務蘭州乃至甘肅種植業,為農業部門、科研院所、企業提供新品種選育、測試、鑒定及相關專項試驗平台和技術服務,提升蘭州農作物品種選育及技術開發能力,服務地方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3
蘭州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
那麽,作為我市種子品種管理、質量檢驗、市場監管,以及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管理機構的蘭州市種業監督中心對此有著怎樣的認知呢?“科研隻有與市場相結合,才會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行業的革命性變化;隻有自主創新,才可掌握和擁有原創的種質資源,解決‘卡脖子’的問題,進而保障和維護**糧食安全。”當日,該中心主任王生明坦言。
提及蘭州種業時,從業30多年的王生明娓娓道來。從“一粒種子改變一個**”,農業“芯片”到“卡脖子”技術,從種質資源的自主開發到市場競爭,他如數家珍。
王生明說,毫無疑問,農作物種業已是**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對於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以來,我市農作物種業發展迅速,種子流通速度明顯加快,種業整體水平快速提升,在保障農業生產用種、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市高原夏菜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和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目前,蘭州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良種在全市農業生產中的科技貢獻率達到45%。
據王生明介紹,經過多年努力,我市已逐步發展成為全省.大、**重要的農作物種子集散地。經營的蔬菜、瓜類、玉米和脫毒馬鈴薯等新優品種超過1000個,經銷範圍已從全省輻射到**各地乃至國外,初步形成了強大的營銷網絡。目前,蘭州市共有種子企業29家。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有9家,全市種子企業年營業額穩定在2.5億元左右。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縣種子質量檢驗機構為主,企業自檢為輔的種子質檢體係,檢驗內容由常規檢驗向馬鈴薯病毒檢測、玉米**檢測等領域擴展。
4
培育有競爭力的現代種子企業
針對當前跨國種子企業對種質資源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市種企多、小、散,但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不強等方麵的問題,王生明說,企業選育的品種市場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力,因為企業一頭連著市場,一頭牽著企業的發展,在選育品種方麵“實打實”,其產品在商品性、適應性,以及抗病性等方麵優勢明顯。同時,**企業對於行業發展具有引導和促進作用。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我市將立足西北地區種子集散中心的傳統優勢,發揮省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打造西北地區新型種子集散中心。同時,通過創新開展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研究以及種子生產、加工、包裝等新技術、新產業的研究,重點開展田間種植新技術、種子生產繁育技術、精加工技術、包衣技術、新包裝等項目的研究推廣,培育有競爭力的現代種業企業。
在種業基地建設方麵,我市將根據種子生產現狀和優勢區域,規劃種子生產區域布局,分別建設玉米、小麥、脫毒馬鈴薯、胡麻等作物種子(種薯)生產基地。通過組織開展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種子生產示範基地建設,**提升我市種子生產能力,為更多企業投資蘭州種業創造條件。同時,引導種子企業建立覆蓋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的種子質量可追溯係統,從源頭上保障農作物種子質量安全。支持綜合實力強、發展潛力大、有育種能力的蔬菜、馬鈴薯及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的種子企業開展新品種選育工作,培育市場迫切需求的品種,通過技術培訓、示範推廣,實現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 潔 張萬宏 文/圖